在现今快捷的生活中,每天接受着各方面的压力。人们开始追求返璞归真,接触自然环境,让自己的生活开始慢下来。民宿是一个很好的选择,可以让那些住惯了高楼大厦的人接触不一样的农家生活。那么不同地方的名宿有着什么样的区别呢?
一、日本民宿
日本民宿兴起于公元1959年-1960年期间,主要是由于当时社会经济高度增长,导致当地旅游胜地人潮汹涌剧烈,从而使旅馆住宿空间严重不足,为此日式民宿开始兴起。随后由于部分农场也以副业经营的方式,为旅客提供住宿需求,因此一场农场旅舍的住宿形态开始在日本掀起流行。
在发展的鼎盛时期,日本民宿可多达20000多家,但由于经济起落,近年来日本民宿再度呈现出复苏的趋势。
不过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,劳动时间的缩短化,日本都市民众的自然生活取向及农业体验的日渐增强,以及日本民宿日渐”专业化”的经营模式,日本的农业旅游及农家民宿扮演未来将成为新城乡交流模式。
二、英国民宿
英国民宿的诞生时期与日本的不相上下,公元1960年代初期,由于英国西南部与中部人口较稀疏,农民经济收入单薄,所以为了增加收入,他们开始寻找经济出口,民宿便在这个情况下顺势而生。当时英国民宿并不多见,且多以采用B&B(BedandBreakfast)的经营方式,及家庭式的招待存在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,差不多到了公元1970后期,英国民宿的经营范围由原来单一的B&B(BedandBreakfast)扩大至露营地、度假平房(Flat)等模式,并通过联合农家形成自治会,以集体营销的方式共同推动民宿的发展。
在公元1990年,根据英国一项休闲旅游调查结果表明:在英国,每年至少有八成民众会带着家人朋友去农村旅游。相信在21世纪,民宿业将会成为英国最大的旅游休闲产业之一,因此值得协助推动与发展,毕竟现在的英国大约有40%的旅客都会选择在民宿过夜。
三、法国民宿
法国名宿主要形成于二次世界大战之后,由于农村人口急速外移到城市去,导致许多农舍被舍弃放置,因此他们便萌生了将农舍改造成民宿的想法。再加上1936年开始,法国法定休假日调整至十五天,在经历过漫长的战乱之后,更多的城市工作者想趁着机会好好享受生活,但是因为当时的经济能力有限,所以就萌生了对农舍升级改造的想法,通过空放的农舍将渡假旅客拉拢过来不仅重新利用了空置地,低廉的旅馆费更解决了城市工作者因经济条件有限而带来的困顿。于是法国的第一个农村民宿也于1951年正式开张。
如今,法国的民宿已经从简单的小农庄过渡到文艺复兴城堡的可爱客房,不仅有着完善的消防设施,其建筑及食品卫生等安全规范也做得相当到位。目前法国民宿联合会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民宿组织。
四、台湾民宿
提到民宿,就不得不提起台湾,因为台湾民宿也是世界相对成功的,它主要是效仿日本民宿的经营管理模式,不过其后也慢慢展现出自己的特殊风格。
目前台湾民宿主要可分为三类:一是房间数量多,价格普遍大众化的民宿;二是房间规模小,价格大众化,该类民宿业主以副业经营的方式,提供较为细心体贴的服务;三是有明显的特色,房间数量限量提供,价格高昂的民宿。在台湾,这些民宿的经营者均以主业副业心态从事经营,业主抱持的热诚与否关系着民宿未来走向、经营模式和能存活多久时间的关键因素。
所以综上所述,日本、英国、法国及台湾的民宿业之间的差别主要体现在民宿的起源、经营特色与方式、政府管理及民宿规模、文化氛围等方面。